郭汝愚,年生于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师,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学术顾问,四川省花鸟画会副会长,成都市工笔画会会长,第一批巴蜀画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
“浣花溪上芙蓉开,娇红嫩绿似剪裁,迷得赤鳞相嬉逐,疑是天女散花来”,这幅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蜀绣极品《芙蓉鲤鱼》绘图及题诗皆为我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大家郭汝愚先生创作,该画作构图精巧、疏密有致、色泽明丽,配上题诗更彰显传统意趣和纯美意境。
郭汝愚先生早年任成都蜀绣厂高级美术设计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四川省花鸟画会会长、成都工笔画院院长,曾在成都、广州及美国、德国、新加坡、奥地利、比利时、法国举办个人画展。擅长花鸟及人物画,工写兼能、功底深厚,工笔花鸟画尤精,作品韵彩纷呈、雅俗共赏。
他的工笔画绢实秀劲、笔墨精纯同时兼顾细节;写意画妙得天机,亦朦胧亦清晰,因忘情而直取心声,其艺术修养全面,才识过人。他在墨与色的辩证处理中,以色助墨光,以墨村色彩,画面的诗意美感典雅如歌。
先生画路宽广,诗文、书画并重,他以博大的胸襟和卓越的才情笑傲当代画坛,一扫平庸、浅薄与惰性的世俗画风,无论人物、花鸟、山水、动物等绘画题材,尽皆精纯自然、精妙绝伦,其画风严中求变、格调高雅。
九三年间,作品《九歌诗意》在观赏性和艺术性上更上一层楼,该画另类抽象、梦幻旖旎,其构图大胆、色感明快,画面汇集远古诗意、蛮荒野性、神话传奇,在极具音乐旋律的快意之中,“点彩诗书画,韵飞笔墨线”,实为“溯传统之源,承当世之风”的精品力作。先生深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道理,工笔有写、写意兼工,将古典情与现代美融汇贯通,寄古朴之于清新,寄真情之于细节,写大美之于神韵。
九十年代后期,先生大气厚重的《佛教人物百图》横空出世,画作中可见新时期中国画艺术的人性皈依和心灵归附的禅思情结。以线立形、以形传神、以神达意、以意悟禅,他找到了由色界过渡向无色界寻求精神高度自由的理想形式,代表其艺术哲学摆脱奴性成为独立人格的一种图式,并将中国人物画表现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他在古诗词上的造请非凡,在其自撰的诗文联句中,才思泉涌,锦秀华章举目皆是,许多人生感悟和学识修养彰显无遗,他抒发豪情:“室雅静观世上沧桑,笔健点评古今雄文”;他表达心性:“好读古书花鸟自娱,喜弄丹青草木为朋”;
他感悟生活:“闲种芭蕉夜听雨,冷对炎凉日参禅”,即便是题画配诗的绝句或长词,多达百余首的佳作完全可以汇编成册,看看他为《蜀宫马球图》配诗:“蜀女展袖轻骑妆,演兵场上尘飞扬,且把玉鞭漫挥舞,香汗淋漓月如霜”。
活力洋溢的画境与笔墨酣畅的诗意,直达物我两忘的心灵深处,其博大精深的中国画的意象和精神跃然纸上。
“妙在天然趣,美在景入诗”,他的画一如其人,亲切自然、纯粹本真,简约超然、朴素清新。画作《梅花》超尘拨俗、高洁芬芳;而画幅较小的《茶馆》,人物众多、布局精巧、灵动写实,清末民初老成都民俗风情生动再现,相关扇面画创作极富艺术水准,且勿须草稿,提笔即挥就,人物及物象造型准确,线条柔丽多变,书法意趣在扇面分格条行,一画往往兼容多种题材。
其色彩之美、造型之美、意趣之美在精神层面上给予人们强烈的审美共鸣,使观者由衷叹服在饱蕴人格魅力的诗情画意之中,并将观者带入一个隽永清新的世界。
纵观郭汝愚先生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历程,其足迹坚实,其心迹坦诚,他平淡地真情地面对生活,在艺术成就逐达巅峰之际,依然是:诗载传统,大美当代。
年11月30日稿
(责任编辑:王清琪)
文章作者:筝(曾策),美术评论家兼艺术品策划推广人,年生于四川成都,年2月∽年8月任《文旅鉴藏》杂志主编,现为四川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陨石协会名誉会长、四川名品商会营销顾问……先后做过报社记者、电视台制片人、公司法人、营销策划人,知晓传媒运作及商企文化,正从事产品文创、商会协调、艺玩鉴藏方面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xiongcaoque.com/btsc/1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