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轻轻合上《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的这本书之后,我不禁由衷感叹,获益匪浅。

这是一本平淡无奇而又无比真实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即作者本人)用朴实无华,毫无任何修饰的语言文字,将日常工作的点滴,以教育叙事的形式,仿佛与老朋友叙旧一般向我们娓娓道来,让从事教育的我们找到了很多共同点,产生共鸣的同时,也让我们重拾了教育的激情,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

书的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在洛杉矶一个充斥着贫穷与暴力的地区的小学——霍巴特大道小学里任教,任教的对象是一批又一批贫穷且十分淘气的孩子。这些孩子当中,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且很多孩子的家庭本身都有着问题,多是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他们父母文化层度地下,都以低端的劳动营生,更不用说抽出时间来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教。

但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AST)前5%。他独创的阅读、写作、金钱管理、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孩子们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仍不愿离去。在雷夫老师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收获了一生受用的技巧、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许多学生毕业后大都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全美顶尖大学。

雷夫老师用他的教育激情、教育理念,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在他的班级里没有平庸之辈,他们沉静自律、自尊自爱、知奉献、温文有礼,专心阅读的程度,使其它班级望尘莫及。他们甚至还会演奏韦瓦第的作品、玩摇滚乐、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这群贫穷且淘气,家境不好的学生,与那些乡镇或农村学校中的学生是何等的相似?然而,对待这些学生,我们是如何做的呢?事实上,我们往往把学生受到的家庭背景、父母因素以及学生本身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扩大了,而忽略了或者说没有意识到教师的职责、热忱,及与学生的相互信任,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我们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无疑是身陷泥沼,寸步难行。显然,《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给了我的答案,消除了长时间以来盘踞我心中的疑团,给我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指引了一定的方向,使我更加坚定一种信念,那就是只要秉承初心、善于思考、努力勤勉、意志坚定、大胆创新,不断给予学生以信赖和勉励,奇迹最终能够发生。

从雷夫老师对自己班上孩子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感受颇深的是“以信任取代恐惧”。有一个这样对“第56号教室”的评价既贴切,又到位:“如果说’第56号教室’什么都有,唯独一样东西没有,那就是’恐惧’”。实际上,在平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学生营造了一种“恐惧”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恐惧举手发问,恐惧主动寻求帮助,恐惧探讨、创新,恐惧犯错、跌倒,最终被“恐惧”紧紧地裹挟、包围,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更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的为师者却沉浸在自己所营造这样的氛围里,并引以为荣,津津乐道。我想,真正的“恐惧”,还是来自我们教师本身。

雷夫老师鼓励他的学生学会“用信任来代替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这无疑很好地构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亦师亦友且充满互动的关系。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协同合作等等,很少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就像两人站在彼此的岸边隔着河流进行热情的对话,却从来没有搭建信任的“桥梁”,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信任,是消除恐惧的不二利器。

对于“信任”,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在《珍珠鸟》一文中有着独到的见解“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的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就是这段文字,将珍珠鸟与作者渐渐建立互相信任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温暖、和谐的画面如轻柔的水滴,直击我们的内心。信任,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正是如此?彼此先是试探,然后带着新奇和些许畏惧小心翼翼地对方,最后,当彼此的信任接口“无缝对接”,便构成了一个充满信任的世界。就像冯骥才先生在《珍珠鸟》文中最后感叹的那样: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现实中,我们往往陷入这样的怪圈:老师不相信表现不好的学生所说的话,反之学生也明白说什么都没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就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师生之间的互不信任,彼此猜疑则形成了破坏本应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恶性循环。如果我们也像雷夫老师对待学生,冯骥才先生对待他的鸟儿一样,首先对自己的学生展现出自己足够的信任,然后在班上建立严格的一整套信任机制,让学生都体会到信任的作用和意义,给予平时表现不够好的学生足够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那么,他们的表现一定会慢慢有所提高。这种教育正是现阶段我们所缺少的。

除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指导和引领之外,雷夫老师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品德与人格的塑造与成长。在他的《自序》章节中,有一句话正好体现了他对学生教育要求的品德准则,那就是“我们在第56号教室里营造了另外的一片天地。在这里,我们重品格、讲勤勉、推崇谦逊,而且无条件地相互扶持。”他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由此看来,道德激励的最高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在雷夫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育智慧比比皆是,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教学是这样快乐的,我们的学生原来是有着无限可能的。

雷夫老师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所经历的一切,不禁使我想起了作家林清玄的佳作《野百合也有春天》,如文章里所说的那样:“它看到了自己:原来是充满独特的气质,波光粼粼中闪着银色的光,那花瓣的影子在水中漾着,像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心,渴望着阳光和欢乐。虽然没有玫瑰鲜艳,但是绝对纯洁、清澈;没有水仙娇嫩细腻,可是坚强,有耐力,绝对个性。”“野百合,有纯洁的心,有包容一切纷扰的胸怀,有超常的耐性和坚韧的品格,更有属于自己的阳光和春天。”“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寂寞的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第56号教室里所有孩子们的写照吗?

于是,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和信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和我的学生也会创造另一个“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

向第56号教室看齐,向雷夫老师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xiongcaoque.com/btly/12362.html


冀ICP备202102546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