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为大局屈尊纡贵,皇后送张家东珠完美展现了母仪天下之范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个人的地位越高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在封建时期,虽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却还有一句话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是民心尽失,这帝王之位也是坐不稳的。皇帝是天下之主,皇后便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也被称之为“国母”,皇帝的每一个决定关系着天下苍生,皇后的一举一动何尝不也是关系着皇家颜面呢?《知否》中的这位皇后愿为大局屈尊纡贵,完美展现了什么是母仪天下。
皇后尊贵,很多人觉得皇后就应该高高在上,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位沈皇后是跟着皇帝风里雨里过来的,一开始皇帝根本就没有继位的可能,因为他不过是一个不受待见的皇子,可在大军压阵的时候,他闯入皇宫救了皇帝,他也名正言顺的继承了皇位,沈皇后出身并不高贵,皇帝却也知道糟糠之妻不可弃的道理,与沈皇后感情不错。
沈皇后出身不好,连带着也有不少的亲戚。在皇帝没有登基之时,沈将军的妻子为了皇后牺牲了性命,沈家为还恩情,沈将军纳了亡妻的女儿为妾,偏偏这个妾是一个不安分的,冲撞正妻。差点害的张大娘子一尸两命,张家也不是好惹的存在,为了平息张家怒火,沈皇后选择了屈尊纡贵。
张家是皇帝好不容易才拉拢的家族,可不能让老臣寒心。沈将军的妾本就是因为沈家护着才酿成大祸,而沈家仗着谁的势?还不是皇后吗?沈皇后心知肚明,张家没有做错什么,张家的愤怒只有沈家来平,沈皇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用东珠赔罪,可不要小瞧这个东珠,这可是沈皇后凤冠上的,代表的是皇后的颜面和尊容,如此也算是给足了张家颜面,当然仅这样还完全不够。
为了让所有人知道沈家的确错了,沈皇后脱簪请罪,先是向皇帝赔罪,后来又去向太后赔罪,颜面的确丢了,名声却也回来了。沈皇后虽身处后宫之中,却也识得大局,她知道若是张家的怒火不平息皇帝的皇位更加岌岌可危,本就刚刚登基,她可不能让沈家的事成为皇帝的烦恼。沈皇后一心为大局,为天下,就连太后也感叹,从未见过这样的皇后,其实丢了颜面又如何呢?保全大局才是最重要的。
沈皇后不仅是沈家的女儿,更是天下的皇后,母仪天下便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朝堂不安天下不安,沈皇后不能看着丈夫为难,更不能让老臣寒心,她如此做丢了颜面却保全大局,从大局出发,有母仪天下的姿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xiongcaoque.com/btqz/1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