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详解和珅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日撒手谢红尘


历史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大清皇帝的传统更狠,连哭的机会都不给,他们登基后总要挑一个大臣杀了给自己立立威。所以康熙掌握政权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权臣鳌拜;雍正上位以后,屠刀立马对准了年羹尧,就连乾隆鼎盛时,也杀了个军机大臣讷亲,这是一场新主对前朝旧臣的残酷清洗运动,历史上时常有之,但大清额外的高频多发。

到了嘉庆这一代,都不用刻意地寻找,乾隆尸骨未寒,嘉庆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他的宠臣和珅进行了斩草除根,来宣告着天下权势的变更。

和珅心里对此早有准备,被抓时,他穿了件皮袍,随身带了件鼻烟壶、鼻烟包,一片淡然。之前乾隆未死的时候,嘉庆有次与和珅相处,看到和珅在把玩鼻烟壶,就开玩笑似地抢夺过去,对和珅劝告道:“为了国家大事,和相公还是把烟戒了吧,您的身体重要。”当时的亲昵关爱,如今看来,俨然像是一场笑话。

十天后,和珅在狱中收到白练一条,在生命的尽头,和珅留下一首绝命诗云:“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日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和珅是年(乾隆十五年)出生,到他被赐自尽时刚好五十岁,这五十年的富贵荣华,变幻若梦,他说,今天我就要告别这万丈红尘了,以后当阳光照在河水上的时候,那升起的雾霭尘烟,就是我的化身。

一、从侍卫开始的崛起之路

乾隆发现和珅,是一件很偶然的事。

这是乾隆四十年(年)的秋天,乾隆坐在轿子上,出巡山东,漫长的赶路途中,没有什么可以消遣,他便时常拉开御驾的侧帘,欣赏沿途的美景。看着看着,突然发现骑着马随行的侍卫里有一个新面孔,二十多岁,眉清目秀,身材颀长,风度翩翩,这就是和珅。

乾隆历来喜欢长得漂亮的人,于是便把他叫过来,没事的时候聊聊天,没想到面对皇帝,这个侍卫态度恭敬又从容,不卑不亢,语言流利得体,让乾隆都大感诧异,于是兴趣更大了,又问他,是不是读过书,和珅就说自己曾经参加过乡试,但没能中举,乾隆就说,那你把你写的文章背来听听,于是和珅就“随行随背,矫捷异常”,没一会儿功夫,竟然把八年前考试的文章从头到尾背了下来。

乾隆看他十分聪明,就让他专门陪着自己,几次接触下来,乾隆惊喜地发现,这个和珅善解人意,周到细致,办事干练机敏,于是记住了这个人才,回到京城后,就把他从三等侍卫升任为御前一等侍卫。

这就是和珅的发达第一步,此时他25岁,正好处于他人生的一半,虽然这是他日后所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但他此时正沉浸在扬眉吐气的快感之中,在这人生的前二十五年,他可并不好过。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钮钴禄氏后裔,父亲常保做过福建都统,勉强算是世家出身,但他三年丧母,九岁丧父,仅留他与弟弟相依为命,若不是凭借仅有的贵族身份,考进了咸安宫官学,恐怕早就泯然众人了。咸安宫官学是雍正专门为培养八旗后代所创立的学校,每年只招收九十个人,能从众多八旗子弟中脱颖而出考进官学,足见和珅少年时期就有不凡之处。

在官学里,除了努力学习经史子集之外,和珅还掌握了汉满藏蒙四种语言,成绩优异,就连当时的大诗人袁枚都称赞他“少小闻诗礼,通侯即冠军”。不仅如此,在学习道路上,和珅还碰见了一个改变他人生的大贵人——直隶总督兼刑部尚书冯英廉。

冯英廉虽然权势极大,但却为自己的孙女发愁,他膝下子嗣单薄,便想找一个倒插门的孙女婿来继承家业,和珅年纪轻轻无父无母,家世清白,学业又十分优秀,就成了英廉心仪的最佳人选。

也就是在冯英廉的帮助下,和珅科举落榜后,改走侍卫路线,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开启了官场生涯。没考上科举,并不意味着和珅的能力不行,相反,相对于那些书呆子,和珅更加全面发展,玲珑剔透,这为他以后深得乾隆宠爱打下了基础。

和珅被提升为御前一等侍卫后,与乾隆的接触机会更多了。有次他随侍乾隆游园,有人奏报说“云南急奏,缅甸要犯逃脱”,本来兴致勃勃的乾隆被人打扰,又是这样的坏消息,心里当然不爽,于是就用《论语》中的一句话责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句话的本意是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当时群臣都怕乾隆在气头上,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回话,只有和珅,当机立断地回答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犯人跑了,当然要处置看守的人了,群臣胆小怕事,不敢回应,还没有和珅这个侍卫有担当,乾隆对于和珅,当然更加喜爱了。

此后,乾隆四十一年(年)一月,和珅被火速升为户部右侍郎,不到两个月,又被升为军机大臣,过了一个月,又兼任内务府总理大臣,成了乾隆的大管家,而这离和珅和乾隆的初次接触仅仅过了七个月时间。所以和珅的升迁,比坐飞机还快,在古代史上,绝无仅有。

二、为什么是和珅?

和珅被乾隆委以重任的时候,乾隆已经到了晚年,所以影视剧上给人造成的乾隆、纪晓岚、和珅年龄相仿的印象是错误的,三人之中,和珅是最小的,他比乾隆小39岁,比纪晓岚小26岁。

关于和珅的火速升迁,野史上有一种夸张的说法,说他跟乾隆情窦初开时喜欢的女人年贵妃非常像,而这年贵妃,其实是雍正的妃子,年羹尧的妹妹,也就是《甄嬛传》中的华妃,我还真查了一下,年贵妃死于年,乾隆出生于年,两个人肯定是见过的,但你要说两人有什么问题,恐怕是不大可能,乾隆跟和珅碰面时,年贵妃都死了五十年了,乾隆因为和珅长得像年贵妃而宠爱他,这肯定是胡扯。

剖开来分析,和珅出现得适当其时。晚年的乾隆仍然大权独揽,相当自负,不然也不会出现“十全武功”这个说法,但乾隆年龄越来越大,健康状况难以支撑日常政务,此时他需要找一个代言人来协助自己,不能是那些朝中威望甚高的老臣,不然他们经营多年,根深叶茂,容易形成朋党,不受乾隆的控制,所以,乾隆要的是一根得心应手的拐杖,而和珅,恰恰符合这个条件,第一他年轻,没有什么资历,这样才会对乾隆俯首帖耳,绝对忠于皇帝;第二他有能力,办事利落,能帮乾隆处理日常政务,执行具体决策,还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意。

另外,乾隆还有一个依赖和珅的事情,那就是理财。越到晚年,乾隆就越沉醉在奢靡的生活当中,乾隆一生出京巡幸多达百次,每一次都耗费巨大,还有每年过生日时,几乎要花掉一小半的国库。乾隆处处模仿康熙,所以他既想享受生活,又不想修改财政制度给百姓增加负担,让自己的“十全老人”称号变得不完美,内务府早就苦不堪言,乾隆也知道钱越来越不够花,急需一个理财专家。

于是一开始乾隆就让和珅从内务府试试水,结果和珅升任内务府总理大臣后,不但很快弥补了以前的赤字,还出现了盈余。这与和珅自小的经历有关,前文已经说过,和珅小时候父母双亡,家里面比较贫穷,所以小小年纪和珅就知道金钱的重要性。乾隆常常大把大把的赏赐别人银子,吃穿用度都毫无节制,之前的内务府也受到了影响,对一些小的花销从来不在乎,到了和珅主管内务府时,就不含糊了,一笔一笔地记得十分清楚。和珅对钱看重到什么地步呢?即使是他老婆的兄弟来找和珅借钱,和珅也亲兄弟明算账,直到拿地契抵押才出借给他。

乾隆四十三年(年),乾隆让他去监督崇文门税收事务,在他的经营下,这个税关收入一下子跃居全国三十多个税关的前几位。这两炮打响,乾隆对和珅的理财本领是越看越满意了,所以乾隆后来慢慢就把所有与财政有关的部门都划归和珅一个人管,和珅就是乾隆的钱袋子。

另外,让乾隆真正放心把钱交给和珅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和珅亲自参与了反腐大案“李侍尧案”。

李侍尧并非等闲之辈,他曾任两广总督,办过年洋人状告广州海关剥削勒索的案子,广州海关,是乾隆“私房钱”重要的来源,如果说崇文门税关是清朝皇帝们的“天子北库”,那么广州海关就是“天子南库”,所以李侍尧算是和珅的前辈,他也曾为乾隆管理过钱袋子。不过李侍尧贪婪过了头,他卖给别人珍珠,收取银两后又勒索回来,坏了乾隆帝的名声,所以乾隆要办掉已经调任云南总督的李侍尧。

和珅就是主办李侍尧案的官员,他把李侍尧押解进京,审问定罪后发配伊犁,查抄金银、珠宝、洋货、名画等共项,也是由和珅负责填充进国库的。办理完这件事以后,和珅给乾隆汇报云南的情况,涉及云南食盐管理、钱币制度、边境事务等等头头是道,云南吏治废弛,府、州、县官库亏空极大,和珅又献上办法,给前往云南接替李侍尧担任总督的福康安解决了难题,让乾隆大感欣慰。甚至当场表态,授予和珅御前大臣,兼都统,赐婚其子丰绅殷德为和孝公主额驸,等到结婚年龄一到,就举办婚礼。

到此,和珅才算是进入到乾隆信任的顶峰。

三、一个巨贪的诞生

讲到这里,似乎还都是和珅的正面形象,年轻时候和珅竟然还是反腐先锋,那他又是如何走上巨贪道路的呢?这一点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十分形象,看上去就像没有节操的人。是的,和珅就慢慢变成了一个没有操守、没有原则的官员。

还是那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的喜好,很容易影响并塑造当时的官场风气。乾隆中期大搞文字狱,限制了人们的思想,防止人们乱说乱动,达到了他独裁的残暴统治目的,但却造成了一个更严重的影响,那就是清代后期士大夫的道德与精神的迅速堕落。

可以说,乾隆亲自打断了大臣们的脊梁骨,他只想要个人大权独揽,大臣们要对他百依百顺,所以这也是乾隆喜欢和珅的地方,乾隆咳嗽要吐痰,和珅立刻就把痰盂端上来,吃瓜子吐壳,和珅就用手接着。清人笔记里嘲讽和珅像乾隆的家奴,可乾隆要的就是所有的大臣都成为他的家奴,在他的眼里也本来就是。纪晓岚跟乾隆关系也算好,可是乾隆有次生气了就骂纪晓岚说:“我只不过把你当妓女养,你哪来的狗胆,敢妄谈国事!?”

乾隆花钱花得多,哪怕善于理财的和珅,也不得不想办法搞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催生出了所谓的“议罪银”制度,也就是说根据官员犯罪的情节的轻重,用数量不等的银子来免除一定刑罚,于是和珅不停的查办贪官污吏,又用“议罪银”使贪官污吏的钱进了乾隆的钱袋子,但反向来说,那些贪官交了议罪银,又继续加快敛财的速度,最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让“腐败”成了晚清割舍不掉的毒瘤。

这也是和珅的无奈之举,从“善解帝心”起步的和珅,乾隆的眼前需要,很明显大于大清王朝的长远发展,乾隆让他搞钱,他只能费尽心思的去搞。有人说那和珅也可以只做而不贪啊,实际上他无法独善其身。

大清自开国以来,官员实行的都是低薪制,二品大员的年工资才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4万多元,仅仅靠工资,大清官员无法养家糊口,但如果提高工资,大清的财政又会不堪重负,所以清朝的历代皇帝,只要官员做的不是特别过分,对于小贪小腐,都会贴心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和珅当上大官以后,一个必然的事情是手底下也要形成一个为他办事的圈子,不能说乾隆交给他的所有事情,他都得亲力亲为,而手底下形成势力以后,他又不得不下场为自己的势力谋取福利,以获得更多权势。这是一个不良的循环,纵观历史,这也是每一个权臣所面临的选择。

对于和珅的贪污,一开始乾隆应该是没有察觉到的,他过于自信,认为凭借自己的英明,肯定能把在官场上还比较年轻的和珅牢牢的控制在手心里,实际上,没过几年,和珅就把乾隆哄得团团转,而且后来成为了儿女亲家,即使乾隆有所察觉,但他也舍不得查办合他心意的和珅了。

和珅是怎么贪得呢?先是众臣都知道,乾隆喜爱和珅,于是便有人重金贿赂,和珅就在乾隆高兴的时候,为那人说好话,来达到那人或升官或免罪的目的,久而久之,大家都争相攀附他。随着官位的不断升迁,和珅慢慢集军事、行政、财政和民族、外交、文化、教育大权于一身,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他的家也就变成了一个权钱交易的市场。

史书上记载说,和珅当国的时候,家门口每天都聚集着全国各地找他办事的官员,因为官服叫“补子”,所以当时和珅家门口的胡同就被叫做“补子胡同”。买官卖官是和珅发财的主要途径,一个两淮盐政的肥缺,就被他明码标价四十万两。

在这种情况下,和珅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二皇帝”,也成了清代历史上第一巨贪。相传,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而清代的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五六十元,就是说放到今天,和珅的家产总值也是40至50亿人民币左右。

四、和珅之死,富贵荣华,如梦似幻

乾隆六十年(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谁才是乾隆选定的接班人呢?

早在年轻的时候,乾隆就对天发誓,他只要在位六十年就好,不敢超越祖父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记录,当时只以为是个美好的愿景,不想乾隆真是越活越长,那他就对于此事不敢不放在心上,所以他就宣布了一道圣旨,将在八十五岁时,也就是乾隆六十年时,主动禅位给儿子。

但是雍正在经历过当年的喋血夺嫡事件后,开创了一个秘密建储制度,也就是说,皇帝其实早就写好了一份立储的圣旨,但是不公布出来,只有皇帝知道圣旨内容,几个大臣也只知道圣旨位置,如此一来,谁是皇太子无人知晓,也就避开了兄弟争斗,也避免以太子为中心,过早的形成太子的势力威胁到皇帝本身。

所以到了乾隆六十年,乾隆还有四个儿子,却不知道谁会成为皇储,眼看着之前乾隆所说的禅位时间就要到了,人心浮动,几个皇子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就在这时,皇十五子永琰秘密地收到了一个来自于和珅的玉如意,没几天后,乾隆果然公布皇十五子永琰被确立为太子,而且将会禅位给他。

嘉庆元年(年)正月初一,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为了表示自己不能与祖父康熙媲美,在名义上宣告了退休,举行了传位典礼,把皇位交给了嘉庆,鼓乐齐鸣之中,其乐融融。可实际上,乾隆独裁的欲望依然十分强烈,虽然已经建好了自己的养老地宁寿宫,他却继续赖在养心殿不走,养心殿是皇帝所固有的处理政务和休息的地方,乾隆名义上退居二线了,但一切似乎一如往常,嘉庆帝也不敢请他走,仍然事事按照乾隆的心意去办。

与其说是乾隆的心意,不如说是嘉庆要依和珅的心意办事。乾隆是历史上最高寿的帝王,但他还想活一百岁,但他越老越敏感,权力是他的禁区,所以他退而不休,禅而不让,不肯把权力交给儿子嘉庆,可是他又确实老迈,这个时候,他居然宁愿把更多的事务交给和珅。乾隆对和珅的信任牢不可破,时刻离不开,无论是去圆明园,还是避暑山庄,和珅时刻陪伴着他,乾隆一个眼神,一句喃喃自语,和珅都能解读出正确的想法。

有一次,嘉庆跟和珅一起觐见乾隆,没想到乾隆正盘腿坐在座位上,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似的,嘴上却念念有词,二人只好立在旁边等着。突然,乾隆大喊一声:“报上名来!”嘉庆被吓一跳,手足无措,和珅却跪下来,应声回答到:“乃高天德、苟文明也。”乾隆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徐徐地睁开眼睛,跟二人正常的交流起来。

事后,嘉庆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他知道高天德、苟文明乃是正在为非作歹的白莲教匪首,却不知乾隆跟和珅搞那一套有什么说法,便去询问和珅,和珅就告诉嘉庆,原来当时乾隆正在念一种西域秘咒,所诵之人即使在千里之外,亦当无疾而死。这令嘉庆不寒而栗,就连这样和珅也都能理解乾隆所念所想,那如果和珅要通过乾隆做些什么岂不是太容易?

于是嘉庆不但得讨好乾隆,还得对和珅也时刻保持笑脸,以避免和珅在乾隆那里说一些坏话。所以和珅的权势,在嘉庆登基的前两年更加的扩大了,更是当上了首席军机大臣。

两代帝王乾隆和嘉庆,看似都非常重视、信任和珅,这也让和珅吃下了定心丸,对嘉庆也放下了戒心,孰不知嘉庆已经对和珅的飞扬跋扈怒火中烧了。

嘉庆三年,乾隆因为过度操心平定白莲教的事情,健康状况恶化,到了十一月份,染上了风寒,一日不如一日,已经开始迷迷糊糊了,但他仍然念叨着让和珅处理事务,担心儿子无法胜任皇帝,这在嘉庆心里更是埋下了一根刺。

嘉庆四年(年)正月初三上午,八十九岁的乾隆躺在床上作了一首诗《望捷》,以期盼顺利平定白莲教起义,此诗却成为乾隆的绝唱,中午,乾隆就在养心殿睡梦中病逝。

乾隆死后,嘉庆为了安定和珅,还把他的名字排在一众料理丧事王公大臣的最前面,这让和珅十分高兴,自以为即使乾隆死了,嘉庆也会像从前那样重用他。不料到了第二天,风云突变,和珅进宫给乾隆守灵以后,嘉庆就不让他随意出去了,紧接着,和珅被迅速革职,嘉庆下旨:和珅冒功领赏,寡廉鲜耻,营私肥囊,导致白莲教起义多年未平。然后,以刘墉(宰相刘罗锅)为首的大臣也纷纷上奏,指责和珅的各种不法行径。明眼人都知道,活了二十年的和珅,这次真的完了。

和珅突然被抓,丰绅殷德的媳妇和孝公主多次入宫打探情况,借着皇帝妹妹的身份,想要嘉庆网开一面,但这三年来嘉庆对和珅日积月累的愤恨难以消除,下定决心要拿和珅开刀,正月十一日,嘉庆颁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竟把他称之为超越鳌拜、年羹尧的大清第一奸臣。

正月十五日,和珅便收到了文章开篇所述的那条白练,留下绝命诗一首,感慨万千的赴死。

和珅死后,他在北京的豪华住宅被分割,前半段被嘉庆分给了亲弟弟永璘,后来永璘加以改造,传到了之后的恭亲王奕手里,即是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府。后半段留给了丰绅殷德与和孝公主,也算给和珅留了个体面,和珅还有一处驴肉胡同的老宅子,给了弟弟和琳的儿子丰绅宜棉,和琳跟哥哥和珅不同,他在领兵方面颇有建树,曾数次平定起义,在嘉庆元年便死于征战途中,乾隆当时还把和琳的牌位放进太庙之中,但是受到和珅的影响,和珅被嘉庆扳倒后,把和琳也给迁出了太庙,否定了他的功绩。

富贵荣华,变幻若梦,皆为利来,皆为利往。和珅的一生,被权欲富贵冲昏头脑,不再保持本心,所以才有生命最后一刻的哀叹,不如化作水上的尘烟,与世无争,但是,生而为人,又有几人能从名利场中跳出来,甘于平淡?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xiongcaoque.com/btly/13500.html


冀ICP备202102546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