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负重前行焕发新生益阳市大通湖区大湖治


负重前行焕发新生

——益阳市大通湖区大湖治理纪实

生态水鸟(本版图片均由大通湖区委*群部提供)

河清岸绿的大通湖区。

年,种植了水草之后的大通湖,碧绿的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摇摆。

中国淡水鱼都核心区——大通湖。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柏威张志华易家祺

12月24日,益阳市大通湖区,湖面澄澈,微波荡漾,湖下水草轻轻摆动,远看如同给湖面铺上了一层绿毯。

大通湖地处洞庭湖腹地,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大通湖面积为12.4万亩,容积为2.32亿立方米,素有“洞庭之心”之称。但一度因为高密度围栏养殖、面源污染积累等原因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近3年来,益阳市委、市*府和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对症施策,高位推进,铁腕整治,以实施项目为载体,努力改善大湖水环境质量。益阳市委常委会、市*府常务会近十次进行专题研究,市*府成立了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府组建了10人工作组,脱产进驻大通湖区,对大通湖流域治理进行规划指导、综合协调和督察考核。

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坚持把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作为全区“一号工程”来抓,分别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大通湖水环境治理领导小组,以及以区长为指挥长、区委专职副书记为*委、分管副区长为常务副指挥长的大通湖水环境治理指挥部,在工作实际中逐步形成了领导小组一月一调度、指挥部和专门办公室一周一安排,主要领导管全面、分管领导抓日常的工作机制。如今,大通湖水质持续恶化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水环境治理形势全面好转。

截污减排全面退养

12月24日上午,在益阳市大通湖区金盆镇垃圾中转站,两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操作机器,将回收来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打包等处理。随后,这些垃圾将运往益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变废为宝,将垃圾焚烧时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产生的废水实现循环利用,废渣回收制成环保建材。

“处理生活垃圾只是我们大湖治理的一个点,在全面推进大湖水环境治理的实践工作中,我们汇集专业智慧,全面对症施策。”大通湖区建设交通环保局局长尹波说。遵照省委书记杜家毫调研确定的“退养、疏浚、活水”路径以及环保部专项督导确定的“一点两线三减一增”的智慧成果,大通湖治理正在走点面同治、标本兼治之路,协同全流域力量,稳步提升水质状况。

首先是实施好外围截污与区域减排,主要包括周边垃圾和污水治理、农业减排和面源污染防治、入湖口生态湿地建设等。

年至年,大通湖先后在四个镇和中心城区投入资金万元,建成5个垃圾压缩转运站,日处理能力达到吨,实现辖区垃圾转运站全覆盖。同时,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对辖区城乡垃圾进行一体化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压缩、区转运”的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模式,将大通湖区城乡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年-年,大通湖整合资金万对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进行改造,着力打造管网收集“毛细血管”,对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提质改造,提升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采用“水解+低负荷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的工艺集中处理。该区4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运,中心城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现象,达到综合整治效果。在农村,累计建成个农村散户污水处理设施,对分散的农户污水采用三格池、四格池、多户联建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直排、乱排现象。

在工业污染源减排方面,大通湖先后关停涉水企业6家,整改3家,投资数千万元改造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升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同时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调优产业结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秸秆还田,发展绿肥生产。在年1月18日,大通湖区通过长沙仲裁委仲裁依法解除了《大通湖大湖养殖使用权等资产转让合同书》及其补充协议,收回了“大通湖”牌注册商标权证。如今全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沿岸87户规模畜禽养殖户已全部退出,大通湖珍珠养殖已完成退养,完成池塘种植荷花、水草实现生态转型养殖面积亩。

艰难修复增容活水

年1月开始,大通湖区邀请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生态修复团队,在大通湖进行水生植被重建研究与实践。据近期武汉大学大湖水生植被生态恢复调查显示,全湖近10万亩水域有水草,其中水生植被覆盖度超过80%的有6万亩。武汉大学副研究员王力功介绍,氮、磷是水体富营养化后发臭、发绿的“元凶”,而轮叶黑藻、苦草等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正好可以吸收水体里面的氮和磷。

“实施好生态修复与大湖增容,重新构建一个科学稳定的生态群,对大通湖来说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容有失的关键过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于丹说。为加快水生态植被修复,大通湖已实行全面禁养、退养、禁投,大通湖水生植被恢复和农业污染治理、垃圾污水防治、工业点源污染整改、疏浚活水等措施在同步进行。目前,全区实施大通湖良好湖泊保护项目42个,已完成37个项目,共投入中央资金近2亿元。

一组数据可以折射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艰难,年,大通湖围栏总长度约为51.9公里;底,大湖围栏长度达公里,12.4万亩的浩渺湖泊已经分隔成为了围网密布的精养鱼池。由于大量设置围栏围网,导致水体流动减慢,使湖泊生态调节能力明显降低,湖体自净能力基本丧失。

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大通湖区层层压实责任,年6月,大通湖区河长办正式挂牌成立,全区河长制工作全面启动。年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全区共明确区、镇、村三级河(湖)长共人,竖立河(湖)长公示牌共块,严格落实**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公众责任,实现了全区河湖渠责任全覆盖。

划定生态红线,加强湿地建设。年11月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了大通湖国家湿地公园调规方案,下发了《关于湖南大通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和功能调整方案的复函》,明确了大通湖全湖为保育区。对老三运河、五七运河、大新河、金盆运河等主要入湖口进行了湿地建设,共计建成亩湿地,初步构建了以挺水植物荷花为优势群落的湖滨沿岸带,对外源污染物起到生态拦截作用。

与此同时,该区大力推进河湖连通、适时调水换水。上世纪大通湖围垦严重,湖体面积从50年代的约平方公里缩减至后来的82.67平方公里。5条入湖河流曲曲折折,连通洞庭湖水域的路径很长,加上河湖都在逐年淤积,与外界开放式水体的交换能力减弱,进一步削弱了湖体的自净能力。

年,益阳市组织对五七运河进行全程清淤,为从洞庭湖引水进大通湖,深入展开论证,多次开会研讨。今年5月底,益阳市筹集专门资金完成了引水闸主体工程建设,正陆续开始从洞庭湖补水。7月至今,共补水万立方。同时,实施沟渠清淤增蓄,入湖38条沟渠河道均已完成清淤增蓄工程。

生态多样湖晏水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用心、用情、用力,像守护自己的母亲一样守护大通湖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大通湖全区自上而下的共识。

自大湖禁航禁捕工作开展以来,大通湖公安分局每天抽调民警对大湖湖面及周边进行日常巡查,共巡查次,联合巡查20次,抓获非法捕捞人员11人次,办理非法捕捞案件3起,批捕2人,刑拘19人,行*处罚3人次,劝离垂钓人员人次。通过巡查,有效地控制了大湖捕捞行为,使大湖水环境治理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今年6月26日,大通湖区宣判了全市首例破坏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截至目前,共办理类似案件4起,依法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4人,对涉湖非法捕捞行为起到了极大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科学的治理对策,和自上而下的全区重视,大通湖又开始慢慢焕发生机。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野外生态站将年水生植物种植前与种植后全湖的主要因子总磷、总氮、水体透明度的分布情况分别进行了绘制。当前大通湖湖体不同区域水质总磷含量出现明显分区,大部分区域水体达到V类水质,有部分区域水体甚至达到了Ⅲ类和Ⅱ类水质。

今年10月,武汉大学技术团队对大通湖全湖的普查结果显示,当前大通湖已有水生植被16种,其中轮叶黑藻、苦草(密齿苦草和刺苦草)、穗花狐尾藻成为大湖的主要优势种,金鱼藻、莲、菱为主要伴生种,大茨藻、小茨藻、微齿眼子菜、菹草、芡实、龙须眼子菜、菰、浮萍等恢复出现,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逐步增加,生态系统逐步稳定发展。

伴随水生植物的恢复,以水草为栖息地的虾蟹、蚌类和螺类等底栖动物在大通湖恢复出现,包括原已消失的背角无齿蚌、背瘤丽蚌等;鳑鲏、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种群增加,出现甲鱼等优质鱼类;湖区大量候鸟回归,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生态系统结构逐步完善。水生植物种植前后,全湖大部分区域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

近两年,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将大湖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实施,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全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为留得一湖清水齐抓共管,一幅久违的图画正在徐徐展开:“大通湖上风清,莲花丛里鱼奔。稻花香飘万里,闲来细听蛙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xiongcaoque.com/btjj/13113.html


冀ICP备202102546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