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郭初阳的语文课是讲给老师听的,他们再


站在面前的是一套小书,个头不高,身形不大,正好可以看到。

《郭初阳的语文课》郭初阳著*月绘乐府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套小书一共分为12册,其中有10册是课堂实录,被称为“郭初阳的语文课”。

“郭初阳”这个名字,是在12年前听说的。

“摧毁”

年,上海师范大学礼堂,郭初阳正在上课,讲安徒生的作品《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几乎都是小学语文老师。

郭初阳,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一身黑衣,浑身上下最光亮的就是他大大的脑门,他就这样来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场,而且是一个人。

课堂,安安静静;思考,也安安静静。课堂上的他,印象中没有什么笑容。

按照惯例,课上完后是一场对话。主持人自然问到了关于语文小初衔接的问题。谁也没想到的是,郭初阳冷不丁地抛出两个字:“摧毁!”摧毁小学语文老师花了六年时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语文大厦。

会场顿时有了骚动。很显然下面的小学语文老师坐不住了,一个接一个地跳将起来。面对言辞激烈的小学语文老师,坐在台上的郭初阳,似乎没有什么表情。

这个瘦瘦小小,不卑不亢的小伙子,有点意思。

接下来的十几年,陆陆续续地听了郭初阳的不少课,既有这套小书里的,也有不在这套小书里的。也慢慢明白了当初他口中的“摧毁”的含义。

他是在用建设者的姿态实现摧毁——用智识摧毁愚见,用真性摧毁矫情。

他,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孩子们学会的是——看见。

因此,他的课堂上站着这样一位老师:冷静、客观。

也因此,他的课堂:干净——干净得没有枝蔓。

用一辈子备一节课

好像,郭初阳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被小学语文老师接受了,也慢慢地喜爱上了。我们几个朋友私下里也会谈论他,谈论他的课。

不记得是哪一年(这套小书中记录的是年),我们听完了《牧人的故事》,踏上了返程的公交车。路面坑坑洼洼,车子颠颠簸簸。车上人很多,我们就扶着把手,摇摇晃晃地交流着:“这些材料,他怎么找得到的?!”“那个视频太震撼了!”

直到翻开这套小书,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名叫“十的次方”的短片。

听过郭初阳课的人都知道,他的课堂上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视频:在《牧人的故事》中,用《十的次方》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和掌握的世界,其实只是广大世界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在《哈里森·伯杰隆》中,将小说与小说改编的电影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命运以及背后的因果。在《珍珠鸟》中,通过呈现电影《群鸟》的一个片段,促使学生对“笼子”问题有了不同视角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些视频,用得恰到好处。不仅仅是视频,课堂上所有思考的来源——阅读材料,都是郭初阳开掘出来的。当你在课堂的尾声,才恍然大悟他想借这些材料说什么,才真正意识到这每一个材料的摆放是如此的妥帖,不着痕迹。

下了课,不少老师在问:“郭老师,为了备这节课,你花了多长时间?”

郭初阳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浅笑:“我一直在备呀。”

用一辈子备一节课。

“我即我所读”,这套小书中有一本《郭老师私藏书单推荐》,我想只是他阅读的冰山一角罢了。

苏格拉底式对话

“上课。”

“你们都看到讲义了吗?”

“翻开阅读材料,一起来读一读题目。”

平淡无奇的开头,和时下不少名师公开课惊心动魄的开头相比,这更像是一堂家常课。

这就是郭初阳的课,素朴、淡定、安静,没有拉拉扯扯,直奔主题。

接下来,就是朗读。无论是什么课,无论孩子们事先是否读过,课堂上一定会把材料朗读一遍。用声音建立人与文本的联系,在声音中让课堂进入既定的轨道和节奏。

朗读,不用举手示意,开火车一个接一个读,回答问题也是如此。在郭初阳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没人回答问题的尴尬;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还是挺有压迫感的,时不时要提防着话筒传到自己手上,于是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不过,当孩子们谙熟这样的方式以后,反倒开启了他们的智慧之门。正所谓,有约束才会有创造。

再接下来,就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一问一答。一问一答。就是这么单纯。

这种苏格拉底式对话,成了整个课堂的主要部分。

在这套小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被一幕一幕地呈现了出来。

大幕拉开,剧目上演。对话中,孩子们慢慢地从纷繁的现象中看到本质。在跨越一道道思想的河流时,郭初阳不断地给孩子们铺设一个个“垫脚石”,让孩子们安全地从容地一步一步地走过去。回头一望,竟然已经走出好远。

在这些“垫脚石”中,尤喜“课堂小剧透”。给孩子们提供多种思考路径,延展出丰富与多元。比如说,在《牧人的故事》中,郭初阳两次运用了这种方式。

第一次是在读完《2.0版:说真话的牧人》后,让孩子们说说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用几个假设,猜想牧人可能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主张。

第二次是在猜测《3.0版:发出声音的牧人》结尾后,老师利用图画书《鲸鱼》和短片《十的次方》,帮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从虚构世界到真实世界,理解“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在它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两次“课堂小剧透”,将孩子们的思维延展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开阔地带,得以尽情享受思想的高级冲浪。这一个个思维的“垫脚石”,不高不低,不大不小,摆放得妥妥帖帖。

而所有这一切,全部是在对话中完成的。

郭初阳的课,不炫灿,但绝对耐看。

这套名叫“郭初阳的语文课”的小书,封面以青色为底色。这让我想到了前两年读到的一本书《重塑组织》,那本书的封面也是青色的。

《重塑组织》这本书中把组织进化分为五个层级,并创造性地用五种颜色来表示:红色、琥珀色、橙色、绿色和青色。青色组织,强调自我调适和内在的正当性,这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化阶段,这种进化将促使人类以更复杂、更精致的方式来回应这个世界。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不会来自技术,而是源于对‘生而为人的意义’的更加开阔的理解。”

读《重塑组织》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想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也应该朝向“青色”生长。

这套小书,让我看到了这种“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郭初阳的语文课”已经超越了“语文”的范畴。

因为,这样的课堂中,始终站着人。

对,他站着。

岳乃红,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

(原标题:超越了“语文”范畴的语文课)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岳乃红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xiongcaoque.com/btdl/12535.html


冀ICP备2021025465号-6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