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草雀

隐藏在开封民间的博物馆,留住了岁月沉淀下


漫步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里,总能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少有人去的宝地,像历史长河中散落的一颗颗珍珠,时隔多年仍熠熠生辉!一尊尊宋瓷,留下开封繁华千年的印记;一幅幅汴绣,穿起汴梁艳丽的习俗;一展展花灯,展示大宋灯会的热闹与非遗实力……

宋绣源于北宋,汴绣源于宋绣。自上世纪50年代起,王素花就开始从民间搜集绣品,研究针法,特别是从年退休之后,又逐年搜罗积累下不少藏品,为后人研究、继承和发展我国刺绣事业提供了鲜活、真实的可参考实物。同时,她还把台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8件宋代绣品一一进行仿制,创办了开封首家民间刺绣艺术博物馆。

坐落于龙亭区北郊乡王坟村开封宋绣艺术博物馆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素花创办的开封市首家民间刺绣艺术博物馆,馆藏有大量民间宋绣作品及王素花不同时期的宋绣作品。面积平方米内设展览大厅1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室2个、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室2个、修复室1个。馆内藏品有王素花老师数十年间绣制收藏的各类刺绣、服饰、鞋帽、被面、绣裙、人物长卷、绘画精品、图片、名人题词、领导人接见、中国刺绣历史资料、实物、图卷及参加国内工艺美术大展获奖作品数百件。是开封汴绣历史及精美作品之集大成者。

虽年近八旬,但王素花眼能穿针、手能引线。绣品古朴典雅,生动逼真,富有鲜明的立体感和浓厚的民间色彩。这双在绣布上飞舞了60余年的巧手,并没有留下太多岁月的痕迹。老人笑说:“我这双手是汴绣赐给我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为汴绣而生的。”飞针走线,神绣异彩,汴绣艺术精灵腾飞。“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若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领会明代屠隆《考般余事》中对绣女的这般描述。这纤纤巧手织就的不只是山水花鸟,更是民族的灵性,千年的历史。“绣绷花鸟逐时新,活色生香可夺真,近世写生谁好手,熙荃画意属针神”。北宋时的这首诗,赞美的就是当时皇城汴梁绣品之精美、绣艺之精湛。上绷子四面拉力均衡,松紧度适中,平直无褶皱。

汴绣亦称宋绣、宫廷绣,源于开封,与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合称为中国五大名绣。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多年前的北宋,刺绣就十分兴盛,汴京城中,“锦绣之衣,结束不常,一时新装,曲尽其妙”。描图必须按图稿描绘,线条流畅,保留原画精神,无漏笔,无渗透。北宋崇宁四年,皇宫设文绣院,选聘各地善绣工匠授艺,汇集天下多名绣女,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刺绣服饰和绣画。

那时,汴绣当数华夏大地上技艺最精、价值最高、流通最广、影响最大的绣品,被誉为“官绣”、“国绣”。上达皇宫,下至街隅,东京梦华里流淌的不只有宋词神韵,更有汴绣异彩。可惜金兵入侵,宋室南迁,技师散落全国各地,汴绣在兵火水患中逐渐衰微。正是这几百年的变迁,中国的刺绣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的局面,全国各派刺绣无一不受到汴绣的影响。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虽然昔日“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的汴绣枝叶凋零,但风韵犹存。

王素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刺绣工人,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新中国成立后,王素花等老一辈汴绣艺人继承发掘传统工艺,博采各地名绣针法,使汴绣这一奇葩再次绽放。绣制完成后要经过严格把关,线头修剪齐整,不起毛,不抛起,达到产品质量要求。装裱要求严格,上浆均匀,厚薄一致,水分适中,托纸平整。

由于王素花在汴绣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协联合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年,她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代表性传承人”。

今天的汴绣,作为一张闪亮的名片,承载着中原文化,流传到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非遗”项目名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非遗”项目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你有幸到开封,一定要去感受一下“非遗”的魅力。欢迎喜欢的朋友留下你们的印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xiongcaoque.com/btdl/12121.html


冀ICP备2021025465号-6

当前时间: